做好小事為大事 平凡之中見精神
海南橡膠“貫徹十八大、愛崗敬業”巡回報告材料之五
做好小事為大事 平凡之中見精神
宣講人:八一分公司英島基地辦公室副主任 林文漢
1992年以來,我一直在基層單位,工作常常是從瑣碎、繁雜的小事情做起,從一線員工群眾需要的工作做起,在細心、耐心和誠心的付出中,收到了“潤物細無聲”的效果,為企業的生產經營、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下面,我就從日常工作中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。
做好聯系點工作,促進企業生產經營。
2012年,分公司進一步加強聯系點工作力度,基地根據分公司的工作制度,結合實際 制定了聯系點工作方案。我們辦公室的聯系點是一隊。開割期間,我們幾乎每天都要下生產隊,協助抓生產,這一過程中,遇到最多是 膠工和部分隊干部的情緒波動、怨言較多的問題。我分析,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是:一是當時干膠價格低迷,膠工割膠收入大幅度減少;二是生產管理工作壓力增大。面對問題,我秉著“職工事情無小事”、“穩定壓倒一切”的工作理念,細心、耐心地與職工做思想工作,引導他們 理解“長包”政策和分公司的管理制度。膠工符某,因產品結算收入等事情,經常找生產隊干部理論,還拒絕施放肥料,在隊里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。為了解決問題,我經常到他家,與他拉家常,從工作和生活上關心他,讓他感覺到干部把他當做了親人朋友看待,慢慢地改變了他的態度,不找領導的“麻煩”了,工作也積極了,還帶頭到林段施肥,確保了全隊施肥工作的順利完成。對于那些 被分公司通知整改或停職的干部職工,我會一一找他們談心。有一個隊干部,2012年11月份因工作失誤被停職,我和基地辦的同志 及時到他家里,耐心地聽他發完“牢騷”后,從各方面深入剖析他的一些問題,引導他 以正確態度認識到 自己工作失誤 所帶來的不良影響,并給他爭取了改正錯誤的機會。通過談話,他放下了思想包袱,積極地參加了2012年的“冬管”勞動,主動配合隊干部抓好干膠生產各項工作,表現非常好。
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做好基層黨務工作。
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,除了業務要熟悉,還要有思想說服的“耐心”和工作投入的“細心”。我們基地某支部,一位50來歲的膠工黨員,連續三個月不愿意繳納黨費,工作比較消極,甚至提出退黨。根據了解,主要原因是,他認為入黨以來,除了每年要交黨費和過過民主生活會外,都沒什么好處。支部書記做了幾次思想工作沒做通。我得知后,和基地辦的同事,買了一些食物到他家,陪他一起喝點酒,隨意地閑聊起來。在我們有意地引導下,逐漸把話題轉移到黨員的責任和義務上。還嚴肅批評了他不繳納黨費的行為,從黨的宗旨、性質和他的割膠收入等方面耐心、詳細地講解、對比了一下,讓他清晰地認識到,加入中國共產黨,不是為了個人謀私利,而是要無私地奉獻。之后,這名黨員當場就表示了認錯,承諾一定補交所欠的黨費,保證以后按時繳納黨費,努力做好工作。這件事情,讓我們也好好地反省了一下,認識到:基地平時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太少,一些支部書記做思想工作不夠耐心,基層黨組織工作不靈活,沒有很好地發揮黨組織的作用,有些黨員失去了歸屬感,導致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存在缺失。為了解決存在問題,我們黨總支在分公司黨委的支持下,開展了學習、拓展、幫扶、義務勞動、大會表揚等活動,逐步完善并加強了黨組織建設,達到了 凝聚智慧,增進交流、激勵團隊的目的,得到了廣大黨員的好評。
做好工會工作,促進社會和諧。
在做好生產管理和黨務工作的同時,我還負責工會工作。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工會工作很簡單,平時也沒什么事,只是在節假日組織些活動或慰問一下困難職工就行了。這種想法不足為怪,只是說明工會的工作還遠遠達不到要求。我認為,要做好工會工作,做出成績來,就必須有一顆“誠心”。因為工會存在的核心價值就是兩個字——服務。為誰服務?怎樣服務?想必大家都明白,為誰服務就是為企業和職工服務,要服務好,要有工會工作者的“誠心”才行。沒有“誠心”地服務,是不可能服務到位的。作為一名工會干部,我認為,要把膠工當做自己的親人、朋友,對他們要多一些理解、包容、關心和幫助,多一些教育和引導,少一些指責和埋怨。工會干部說得好:媽媽的心,婆婆的嘴,跑不斷的兩條腿。我遵循這一理念,采取了“必訪”、“必談”和“必幫”的工作方法。
一是“必訪”。 對生病在家、患病住院、家屬過世的職工,我必定登門探訪,送去單位的關心和慰問。要是有膠工感冒發燒不能割膠,我會主動上門看望,問他們有什么需要幫忙的,安慰他們安心休息,隊里會安排人頂崗頂割的。他們常常感動地說:“謝謝領導關心”。
二是“必談”。 對內退和退休的干部、工作開展不順利有畏難情緒的干部、收到整改通知書或被停職的人員、有意見鬧不團結的同志、收入低有情緒的膠工、棄崗離崗職工、夫妻不和影響工作的職工等,我也必定找他談一談。比如,每逢月底膠工產品結算時,會出現個別膠工因產量低,扣繳費用后收入少而引起思想波動的情況。我會在平時特別地關注膠工的生產動態,確保膠工不丟刀。發現問題時,我會主動針對個別對象,耐心傾聽膠工的心聲,甚至讓他們罵幾句,發發牢騷都行。去年9月份,一個膠工因干膠產量低收入少,三番兩次到機關找領導吵吵鬧鬧,還說要叫上幾個膠工到分公司和海膠總部上訪,我多次配合基地,親自到他家反復做解釋勸說工作,還通過他的親朋好友做好思想疏導,避免了上訪事件的發生。
三是“必幫”。對于有困難的職工,不管是以個人或單位的名義,只要是能做的,我都盡力幫忙解決。我基地一名膠工,因年齡和視力原因,不能繼續割膠,安排他去管理中小苗,但管中小苗的收入低,他家庭收入的減少造成了子女讀書費用、醫療費用都有困難,為了減輕經濟壓力,他想在管理的中小苗膠園間種一些短期作物。于是找到了我,請我幫他解決。我第二天就向領導作了匯報,并爭取到了領導的同意。過后,我還借給他5000塊錢購置種子和化肥,久不久到他的崗位,看看作物的長勢,問問是否有技術上的問題等等。我的幫忙令他很感激,常常邀請我到他家做客。
多年來的基層工作,我與職工十分友好,我對工作和職工的忠誠,也換來了職工的信任和尊重。雖然有時候我也會使些不太文雅工作方法,但很實用、管用、效果好。與職工相處,我認為,只要我們保持“三心”對待職工,職工就會和我們“心連心”;只要大家心順了、氣順了,工作也就自然順了。(編輯 谷家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