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凡崗位放榮光
海南橡膠“貫徹十八大、愛崗敬業”巡回報告材料之八
平凡崗位放榮光
宣講人:金星加工分公司制膠工 陳培
大家好!我叫陳培,是金星加工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。自1986年參加工作至今 已有27個年頭了,27個春秋,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,但對于個人來說,卻是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。我曾從事過制膠崗位的凝固、造粒、干燥、包裝及裝御等多個崗位,近年來一直從事凝固工段的配酸工作,同事們常說,我用的酸揮發后把廠房都銹蝕了好幾回,而我卻以“永不生銹”的本性,牢牢地釘在這個我熱愛且專注的事業中。在金星六年以來,我勤于工作,樂于奉獻,得到了公司員工的一致好評,年年被評為公司先進個人。我在普通而平凡的崗位上,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創舉,值得一談的 只是工作中的一些瑣碎事,就此我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。
理解是熱愛崗位的前提。
有言道:“濃縮”的都是精華。我的身材和我所從事的工作一樣,可能都屬于這一類型。我每天的工作,就是把各種高濃度的酸,稀釋調配到適合生產使用的低濃度用酸,然后將酸與新鮮的膠乳混合放到凝固槽,日復一日,周而復始,沒有逃避和埋怨。我知道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生產流程中最源頭、很重要的一個環節。我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廠的節能降耗和成本控制,關系到下面流程的工作效率,如果配酸沒有把握好,下游生產環節將會節節被動,產品質量及生產物耗受到影響。因此,我從不馬虎,全身心投入。近年來,工廠在加酸環節沒有發生過一起生產安全和質量事故。分公司生產每噸干膠節省用酸2公斤以上,年用酸成本節約20多萬元。我的努力付出,為產品質量提升和節能降耗創效益 做了積極的貢獻,分公司以產品質量好、性能穩定等特點得到了使用廠家的一致好評。
團結協調是提高效率的關鍵。
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,只能是我為人人,人人才會為我,才能在團結協調中做好工作。加工生產線流程是相互關聯的,我在配酸工段,既抓安全又抓質量,肩頭的擔子很重,常常是早出晚歸,一心撲在工作上。工作中,我“眼觀六路、耳聽八方”,發現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,及時與相關人員研究對策,多次為公司避免和化解了生產及質量安全事故。去年9月,我發現,一輛裝載民營膠的車輛,在卸放膠水時有異常,于是立即告知負責膠水收集的工友,停止卸放,提取樣品離心沉降檢測,結果發現其灰分、雜質比預檢時超標20多倍,干含誤差8.5°以上,有明顯的人為摻雜造假嫌疑,我們及時報告了公安機關,對涉案的8噸多膠水進行依法處理,避免了近1噸的干膠損失,有效化解了一次質量危機,狠狠打擊了造假行為。
做好本職崗位的同時,只要其他崗位有需要,我總是隨叫隨到,盡可能地為公司排憂解難。遇到下雨天,一些變質膠乳原料凝固后發漲,我會利用空閑時間幫助造粒班拖片,在機器發生故障時,我會幫助維修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我與工友們互幫互助,情同手足,其樂融融。因為我知道,如果沒有大家的密切配合和幫助,沒有這種和諧共進的氛圍,我的工作也只會孤掌難鳴,難以開展,這種感覺在去年體會更深。記得有一天,進廠有800多噸膠乳,我從上午11點,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2點多才結束。當天共加工干膠202噸,這一日生產成果創造工廠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。
吃苦耐勞是創造新業績的根本。
有人說,干加工這一行,不用風吹日曬,應該不怎么辛苦。我的體會是,這種說法在過去的小膠廠,或許還說得通,在集中加工后的大型膠廠,這樣的說法對于制膠工人來說,是有點太不公平了。就說我這個崗位吧,每天的基本工作雖然只是測定膠乳干含、氨含,計算用酸量,配酸下槽凝固等,但要順利完成工作,還是有很多困難的。我每天都提前1個小時到崗,提前準備好當天的各類藥品及儀器;晚1小時離開,把當天的數據整理和歸類,送到相關部門做統計及供領導決策參考。工作環境就更不用說了,幾乎2/3的時間,是在35度左右的高溫環境下,還得捂著面罩,戴著眼鏡,常年與氨、酸、焦亞硫酸鈉和各種危險化學檢驗藥品、制劑等零距離接觸,眉毛、頭發受刺激脫落了多少,手、腳一共掉了多少層皮,是無法數得清的。去年,工廠的產量自開局以來連續走高, 8—10月,每月產量都達到了4000噸,每天配酸凝固500多噸膠乳,工作量可想而知,可我從不叫苦。我還帶著徒弟,對新手的操作控制更是處處睜大眼睛,認真思考,嚴格把握好每一個控制點,確保不出問題。去年來最讓人頭疼的還是民營膠原料質量問題。但工廠要創收,要飽和生產線,要實現新發展,就必須增加民營膠加工量。為了解決進廠原料質量不穩定、氨含高等問題,我從酸的用法和用量上下功夫。用酸少了,會給凝固帶來了極大的困難,產生白水多,干膠流失,回收率降低;酸用多了,則會造成產品顏色偏深,質量下降,成本上升。更可氣的是,個別民營膠還故意摻雜了非膠物質,造成凝固槽膠片爛底,造粒工段壓薄、壓皺時斷片等情況。面對這些新難題,我和工友們不慌不亂,采以預檢嚴控,下膠水時勤觀察,下酸前多攪拌以散發氨氣,下槽后對問題膠適當延長凝固熟化時間等辦法,既控制了用酸量,又控制了產品質量,取得了可喜的成果。去年工廠單線生產效率保持每小時5噸以上,年產全乳干膠2萬多噸,產品出廠合格率100%,并通過了世界著名品牌普利斯通的質量認證,實現了多項經營指標的歷史性突破,節能降耗、員工收入及工廠發展成功邁上了新臺階。
學習提高是促進工作的最好抓手。
多年來,我刻苦鉆研學習加工生產知識,學習生產工藝理論,結合實踐認真鉆研,使理論知識充分應用到實踐工作中。每走一步,每一個發現,我會習慣的用筆,記錄下崗位工作的一些技術要領,不斷的總結經驗,吸取教訓,提高業務技能,虛心地向廠內外、行業內外的能工巧匠和領導們學習,以啟迪才智,增加自己的工作潛能。多年來的工作給我啟示:那就是學習不一定會很成功,但不學習是絕對不會成功的。
心系企業促發展才是最優秀的員工。
志存高遠繪宏圖,激流勇進乘長風?;仡欉^去,工廠環保不達標,生產總產量低,收入絕對數小,職工思想波動頻繁,干群關系十分緊張,隊伍極其不穩定,各種內憂外患接踵而至,企業陷入困境,個別員工甚至想通過鬧罷工來表達訴求,那些景象直到現在,仍然記憶猶新。雖然我沒有選擇過激的行為,但我也曾經困惑過。后來,在金星領導們苦口婆心地與職工講歷史,說現在,談將來,并對比當時做得很好的金隆、金聯等兄弟單位情況,職工也就慢慢地明白,優秀企業是職工干出來的,收入提高也是以勤奮努力換來的,鬧情緒只會給企業“抹黑”,只會讓工廠的發展更加艱難。
當時我想,工廠的情況已經夠亂了,我的工作又是那么的重要,如果我也跟著鬧,對工作有所放松,那么,對工廠的影響和打擊都是致命的。我不再猶豫徘徊,而是更加堅定地選擇了認真努力,為領導排憂解難,勸說那些情緒不穩定的工友,說,只要我們安心工作,工廠的問題,上級領導會重視的,遲早會解決的。后來的事實,證明我的想法和做法是完全正確的。如今的金星,團隊人心齊,干勁足。2012年,工廠加工總量2.42萬噸,完成計劃的147.9%,比上年增長了近1萬噸,增幅達66.9%,人均崗位收入達到了3萬多元。分公司以驕人的業績榮獲了海南橡膠2012年度“總裁特別獎”。這些榮譽是廣大職工以廠為家,忘我工作,與企業同呼吸,共命運,在“廠興我榮,廠衰我恥”理念的引導而實現的。
我想我們廣大生產一線的員工,雖然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,但我們都是盡我所能,為企業的發展付出自己的心血和汗水,都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綻放出榮光。十三家加工分公司,同以“金”字開頭,承載著集團公司領導對加工行業的厚望。七萬海膠人,近百萬農墾人,期待著我們加工行業生產的“金色”產品享譽全球。
我們肩負重托,我們不辱使命?。ň庉?谷家福)